你忽悠,还是被忽悠?
发布日期:2015-04-15浏览:2005
忽悠人,不地道啊!——“巧言令色,鲜矣仁!”孔夫子2500年对大忽悠的评价,今天来看,依然到位。
大象能上天么?能啊。吹呗!这就我们今天的市场环境,忽悠第一,忽悠当道,一切靠忽悠,忽悠是一切。广告、软文、网络水军……在利润最大化、最快化的管理导向下,到处都是忽悠忽悠再忽悠。其实不只商业,社会其他地方也是如此。几个擅好忽悠、人品恶劣的大V被抓,马上就有一帮人如丧考妣。
江湖骗子很多,识别很容易,比如各种气功大师、国学大师、艺术大师。“大师”?那么容易就出一位吗?开宗立派不易,传承造化就更难。可是呢,去戳穿的没几个,助纣为虐的很多。
比如前些时间被揭穿的江西所谓气功大师王林,和他一起曝光的,还有认他为干爹的著名演员、著名商人、江西官场的若干官员,等等。难道王林真有什么神功帮这些人一炮走红、升官发财?如果真有神通,怎又会陷入经济纠纷,被揭穿,被唾弃呢?
为什么忽悠盛行?
各类大小忽悠始终得势,究其原因,无非三条:无知,无耻,无道。
一曰无知。
碎片化传播是当今主流,很多人懒得读书,尤其懒得读经典,只是通过各类“微”字头获得信息,混乱、无序、东南西北风,随风窜。如此,看似也学习了,其实完全没有古人所强调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格物致知精神,貌似不缺认识,但非常非常缺乏常识。无知,则各种概念引领时髦,一会儿一个概念。随便想想,关于健康、减肥、IT、互联网……每年有多少个概念能流行一阵子?比如说现在很流行的所谓“大数据”,其实不过“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”,“透过现象看本质”原则的运用而已。比如看美女,一眼便知,数据再多,有个屁用?没有那么多数据,你可以英明。有了再多数据,愚蠢的照样愚蠢。
二曰无耻。
忽悠者、参与忽悠者、先被忽悠后又忽悠别人者,未必不懂,只是为了一己之私,而把忽悠进行到底。比如传销,很多人是先上当受害,然后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,不是去告发,而是参与,继续去害别人。
孔子说,“放于利而行,多怨”。现在流行的是:我要得最大的利,我的利益不能丝毫受损。只要是沾了“利”字的行当,无不充斥着各种路子的忽悠。可你还不能说,你说了就是砸人家场子,人找你玩儿命。
我曾经给一些电视台的朋友出过一主意,做个“你被忽悠了”了节目,专门揭露各种大小忽悠。做起来很简单,用常识分析,最多有点儿卧底偷拍,现场还允许忽悠们来辩解,保证好看。朋友们也都说这思路好,可是,哪家电视台也不敢做!因为没人会往这样的栏目投广告。在电视台猛投广告的,哪个不是大忽悠?不忽悠能有那么多钱投那么贵的电视广告么?做这样节目,那就是断人财路嘛。不止没广告,还有人一哭二闹三上吊呢。看看央视每年3·15的揭黑,哪次之前、之后不是很多很多故事?
一个忽悠的局形成,很多人在其中有利益,产生利润,产生税收,产生GDP,所以,谁敢动他们的奶酪,他们不是自己去变招,而是跟你玩儿命。
三曰无道。
道,道义也,信仰也。
怪力乱神横行,是因为缺信仰,缺正念。价值观多元化,却没有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,做人做事都没定见。曾国藩说,一个靠谱的人,必须是“内断于心,自为主持”。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能有真正的主见?看看每天网络上各种发言,还有媒体上各类名嘴,其中很多人的批评方式就一套路:体制问题,需要顶层设计、制度建设、一人一票……这些人么,也是忽悠大军的一部分。
据说有些名嘴很有观众缘儿,有助于提高收视率。可你问问他读过多少历史?认认真真研究过多少问题?做过多少扎扎实实的比较?没有的事!他们天天忙着各种忽悠,恨不得一星期説250万字,哪有功夫去学习?所以,我见过不少这路人物,儒释道墨法兵阴阳,张口就来,可惜用的还是我们上初一时的套路:找本格言集锦背背。都不是不求甚解,而是根本就不求解。
为什么我们总被忽悠?
识别忽悠,最容易了。所有的忽悠都违反常识。所有忽悠的成功都因为人的不智。按照孔夫子所说,人最容易在四个方面犯傻而被忽悠:
一曰“克”。赌博心态。赌赢过,或者也赌输过,所以总惦记着“我这一把就……”。
二曰“伐”。自恋心态,觉得自己太了不起啦,天下没谁啦。老子所说“天令其亡,先令其狂”,此之谓也。呵呵。
三曰“怨”。抱怨自己以外的任何组织、任何人,抱怨社会,怨妇心态。
四曰“欲”。过分的欲求。要求猛烈、快速发财,希望年年都跨越式增长,总想赚到最多的利益,可能么?想想看,谁比谁傻10分钟呢?
有这四种心态的人,既容易参与忽悠,更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会被忽悠。
比如,江湖上流行的几款经典忽悠:
——传说中的香港某美容院广告图,中间是一对夫妇,都大眼睛双眼皮超帅超美,周围四五个孩子,都小眼睛单眼皮歪瓜裂枣。据说这是个经典的广告案例。我倒觉得,这广告正好说明:美容整形本来就是个忽悠行业。相由心生,美由内在,绝大多数整形,结果都是破相。
——把梳子卖给和尚。据说这是个经典的营销案例。和尚当然不用梳子,怎么卖呢?就是勾结和尚,合伙骗香客的钱唄。这是不义之财啊!
——如何让猪上树?或正向激励,或吓唬,或改变规则,或心理暗示等等,据说这是个经典的管理案例。请问,为什么非得让猪上树呢?有病吧你!
都哪些行业忽悠的比较过分?很容易识别:价格翻着番儿涨的,在电视台财经股票频道和新闻频道天天有好多条广告的,在各种装帧豪华的期刊做封二封三封底广告的,有很多“砖家”帮你进行真假识别的,动不动开国际级别研讨会的……总之,经常被称“逆市上涨”的,基本上就是。
是泡沫,都必然会破。这是常识。下面开始得罪人~
比如,年份好几十年的白酒、黄酒;
比如,来历特牛叉的红酒;
比如,当代艺术品,尤其是画;
比如,普洱茶;
比如,号称“文玩”的核桃之类;
比如,最新流行起来的石头如南红,当然翡翠之类也已经离谱到相当程度喽;
比如,国学。当今地球上木有国学大师,谁说是,谁就必定是骗纸。还有,就是国学且得学呢,要是一个班仨月就贯通诸子百家经史子集,那您还是省省吧。
不忽悠可以吗?
2013年9月,当年被评为十大忽悠之一(准确名字是中国十大策划人)的叶茂中发了一条道歉的微博:“我干营销干广告24年,最难过的是为推广产品,编了太多的概念,不乏忽悠,给社会传递不少负能量。惭愧至极,忏悔至极。从今天起,挑企业,挑产品。挖掘真正的好产品推荐给消费者,向社会输出正能量!”不知道其他人如何评价,资深忽悠界人士评论説:老茂这是又一次忽悠吧。表示説他已经接受、马上要做的什么东东,概念是正能量的。……等着瞧吧。
按照当年十大忽悠的另一位赵强的说法,先忽悠,忽悠成了再忽悠,忽悠败了,公开道歉、忏悔,也是忽悠。然后呢,继续忽悠。
近年网络推手们的玩法,诸如什么火火,什么立和拆,都是这套路。
^_^
不忽悠,可以吗?
当然可以!
正正经经做人,正正经经做生意,才能长治久安。比如同仁堂,1669年开创,至今340多年,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”。靠谱吧。
保定有位“油条哥”刘洪安,把孔子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八个字写在招牌上,炸油条只用当天新开封的油,让所有人监督。结果,他家天天排大队。
孔子説: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忽悠或许可以得逞一时,但失去的是信,终必遭败。实实在在,修身立信,不着急,做久,可持续,才是最重要的。
子曰: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那怎么办?扎扎实实学习,踏踏实实做事,老老实实做人。
从那儿开始?
背《弟子规》去吧。
大象能上天么?能啊。吹呗!这就我们今天的市场环境,忽悠第一,忽悠当道,一切靠忽悠,忽悠是一切。广告、软文、网络水军……在利润最大化、最快化的管理导向下,到处都是忽悠忽悠再忽悠。其实不只商业,社会其他地方也是如此。几个擅好忽悠、人品恶劣的大V被抓,马上就有一帮人如丧考妣。
江湖骗子很多,识别很容易,比如各种气功大师、国学大师、艺术大师。“大师”?那么容易就出一位吗?开宗立派不易,传承造化就更难。可是呢,去戳穿的没几个,助纣为虐的很多。
比如前些时间被揭穿的江西所谓气功大师王林,和他一起曝光的,还有认他为干爹的著名演员、著名商人、江西官场的若干官员,等等。难道王林真有什么神功帮这些人一炮走红、升官发财?如果真有神通,怎又会陷入经济纠纷,被揭穿,被唾弃呢?
为什么忽悠盛行?
各类大小忽悠始终得势,究其原因,无非三条:无知,无耻,无道。
一曰无知。
碎片化传播是当今主流,很多人懒得读书,尤其懒得读经典,只是通过各类“微”字头获得信息,混乱、无序、东南西北风,随风窜。如此,看似也学习了,其实完全没有古人所强调的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的格物致知精神,貌似不缺认识,但非常非常缺乏常识。无知,则各种概念引领时髦,一会儿一个概念。随便想想,关于健康、减肥、IT、互联网……每年有多少个概念能流行一阵子?比如说现在很流行的所谓“大数据”,其实不过“去粗取精,去伪存真”,“透过现象看本质”原则的运用而已。比如看美女,一眼便知,数据再多,有个屁用?没有那么多数据,你可以英明。有了再多数据,愚蠢的照样愚蠢。
二曰无耻。
忽悠者、参与忽悠者、先被忽悠后又忽悠别人者,未必不懂,只是为了一己之私,而把忽悠进行到底。比如传销,很多人是先上当受害,然后为了弥补自己的损失,不是去告发,而是参与,继续去害别人。
孔子说,“放于利而行,多怨”。现在流行的是:我要得最大的利,我的利益不能丝毫受损。只要是沾了“利”字的行当,无不充斥着各种路子的忽悠。可你还不能说,你说了就是砸人家场子,人找你玩儿命。
我曾经给一些电视台的朋友出过一主意,做个“你被忽悠了”了节目,专门揭露各种大小忽悠。做起来很简单,用常识分析,最多有点儿卧底偷拍,现场还允许忽悠们来辩解,保证好看。朋友们也都说这思路好,可是,哪家电视台也不敢做!因为没人会往这样的栏目投广告。在电视台猛投广告的,哪个不是大忽悠?不忽悠能有那么多钱投那么贵的电视广告么?做这样节目,那就是断人财路嘛。不止没广告,还有人一哭二闹三上吊呢。看看央视每年3·15的揭黑,哪次之前、之后不是很多很多故事?
一个忽悠的局形成,很多人在其中有利益,产生利润,产生税收,产生GDP,所以,谁敢动他们的奶酪,他们不是自己去变招,而是跟你玩儿命。
三曰无道。
道,道义也,信仰也。
怪力乱神横行,是因为缺信仰,缺正念。价值观多元化,却没有基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,做人做事都没定见。曾国藩说,一个靠谱的人,必须是“内断于心,自为主持”。我们现在有多少人能有真正的主见?看看每天网络上各种发言,还有媒体上各类名嘴,其中很多人的批评方式就一套路:体制问题,需要顶层设计、制度建设、一人一票……这些人么,也是忽悠大军的一部分。
据说有些名嘴很有观众缘儿,有助于提高收视率。可你问问他读过多少历史?认认真真研究过多少问题?做过多少扎扎实实的比较?没有的事!他们天天忙着各种忽悠,恨不得一星期説250万字,哪有功夫去学习?所以,我见过不少这路人物,儒释道墨法兵阴阳,张口就来,可惜用的还是我们上初一时的套路:找本格言集锦背背。都不是不求甚解,而是根本就不求解。
为什么我们总被忽悠?
识别忽悠,最容易了。所有的忽悠都违反常识。所有忽悠的成功都因为人的不智。按照孔夫子所说,人最容易在四个方面犯傻而被忽悠:
一曰“克”。赌博心态。赌赢过,或者也赌输过,所以总惦记着“我这一把就……”。
二曰“伐”。自恋心态,觉得自己太了不起啦,天下没谁啦。老子所说“天令其亡,先令其狂”,此之谓也。呵呵。
三曰“怨”。抱怨自己以外的任何组织、任何人,抱怨社会,怨妇心态。
四曰“欲”。过分的欲求。要求猛烈、快速发财,希望年年都跨越式增长,总想赚到最多的利益,可能么?想想看,谁比谁傻10分钟呢?
有这四种心态的人,既容易参与忽悠,更确定一定以及肯定地会被忽悠。
比如,江湖上流行的几款经典忽悠:
——传说中的香港某美容院广告图,中间是一对夫妇,都大眼睛双眼皮超帅超美,周围四五个孩子,都小眼睛单眼皮歪瓜裂枣。据说这是个经典的广告案例。我倒觉得,这广告正好说明:美容整形本来就是个忽悠行业。相由心生,美由内在,绝大多数整形,结果都是破相。
——把梳子卖给和尚。据说这是个经典的营销案例。和尚当然不用梳子,怎么卖呢?就是勾结和尚,合伙骗香客的钱唄。这是不义之财啊!
——如何让猪上树?或正向激励,或吓唬,或改变规则,或心理暗示等等,据说这是个经典的管理案例。请问,为什么非得让猪上树呢?有病吧你!
都哪些行业忽悠的比较过分?很容易识别:价格翻着番儿涨的,在电视台财经股票频道和新闻频道天天有好多条广告的,在各种装帧豪华的期刊做封二封三封底广告的,有很多“砖家”帮你进行真假识别的,动不动开国际级别研讨会的……总之,经常被称“逆市上涨”的,基本上就是。
是泡沫,都必然会破。这是常识。下面开始得罪人~
比如,年份好几十年的白酒、黄酒;
比如,来历特牛叉的红酒;
比如,当代艺术品,尤其是画;
比如,普洱茶;
比如,号称“文玩”的核桃之类;
比如,最新流行起来的石头如南红,当然翡翠之类也已经离谱到相当程度喽;
比如,国学。当今地球上木有国学大师,谁说是,谁就必定是骗纸。还有,就是国学且得学呢,要是一个班仨月就贯通诸子百家经史子集,那您还是省省吧。
不忽悠可以吗?
2013年9月,当年被评为十大忽悠之一(准确名字是中国十大策划人)的叶茂中发了一条道歉的微博:“我干营销干广告24年,最难过的是为推广产品,编了太多的概念,不乏忽悠,给社会传递不少负能量。惭愧至极,忏悔至极。从今天起,挑企业,挑产品。挖掘真正的好产品推荐给消费者,向社会输出正能量!”不知道其他人如何评价,资深忽悠界人士评论説:老茂这是又一次忽悠吧。表示説他已经接受、马上要做的什么东东,概念是正能量的。……等着瞧吧。
按照当年十大忽悠的另一位赵强的说法,先忽悠,忽悠成了再忽悠,忽悠败了,公开道歉、忏悔,也是忽悠。然后呢,继续忽悠。
近年网络推手们的玩法,诸如什么火火,什么立和拆,都是这套路。
^_^
不忽悠,可以吗?
当然可以!
正正经经做人,正正经经做生意,才能长治久安。比如同仁堂,1669年开创,至今340多年,“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,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”。靠谱吧。
保定有位“油条哥”刘洪安,把孔子“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”八个字写在招牌上,炸油条只用当天新开封的油,让所有人监督。结果,他家天天排大队。
孔子説:“自古皆有死,民无信不立。”忽悠或许可以得逞一时,但失去的是信,终必遭败。实实在在,修身立信,不着急,做久,可持续,才是最重要的。
子曰:知之为知之,不知为不知,是知也。
那怎么办?扎扎实实学习,踏踏实实做事,老老实实做人。
从那儿开始?
背《弟子规》去吧。